毛澤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舉世無雙。毛澤東的詩詞舉世無雙,毛澤東的軍事才能舉世無雙,毛澤東的書法舉世無雙,毛澤東的簡樸舉世無雙,毛澤東的愛人民舉世無雙,毛澤東嚴(yán)格對待兒女以及讓他們和普通的百姓的孩子一樣沒有特權(quán)舉世無雙。
世界上有哪一個總統(tǒng)國王象毛澤東一樣是全才,世界上有哪個總統(tǒng)和國王過著平民的生活?
美國人爾·特里爾說,如果毛想過中國古代帝王的生活,他就能過,但他沒有,他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一個美國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生活。想想看,今天中國的一個縣長甚至是鎮(zhèn)長過得是什么生活。在中國革命中,毛主席家里犧牲了7個直系親屬。他去世后,也沒有什么物質(zhì)財產(chǎn)留給后代,如今他的兒女都是靠養(yǎng)老金過活,他的女兒李訥甚至連病都看不起。
在這個世界上的總統(tǒng)和國王中有誰象毛澤東一樣過著平民的生活?!
毛澤東的穿著很簡樸,吃飯也很簡單。
1949年,一次,毛澤東在香山雙清別墅要接待各民主黨派的負(fù)責(zé)人、各界代表和知名人士。這其中就有知名的民主人士張瀾先生。
見張瀾前,衛(wèi)士將毛澤東的全部家當(dāng)翻了個底朝天,找了個遍,也找不出一件不破不補的衣服,就為難地對毛澤東說:“主席,一件好衣服都沒有。做也來不及了,要不,我去借一件……”
“不要借了。補丁不要緊,整齊干凈就行。張老先生是賢達(dá)之士,不會怪我們的”,毛澤東說。
五、六十年代,他老人家身上,穿的衣服只有兩套比較新一點,那就是參加開國大典和去蘇聯(lián)時穿的衣服,其余的衣服不是有補丁的,就是穿了不知多少年的舊衣服。他的內(nèi)衣內(nèi)褲上的補丁多得實在讓人看了心酸。我?guī)状翁岢鎏韼准碌,可他都不同意。毛澤東雖然身著帶補丁的衣服,但仍然不失領(lǐng)袖的風(fēng)度。
有人會說一國之主,干嗎搞得這么寒酸,可毛澤東說:“有條件了,吃得好點,穿得好點,我不反對,可我是一國之主,如果全國人民都能吃得好、穿得好、我心里才高興!捌饺绽,他老人家雖然經(jīng)常教育我們這些身邊工作人員要艱苦奮斗,但看到我們一些年輕衛(wèi)士穿上一身新衣服或換了一雙新皮鞋,他也會高興地欣賞起來,或者開一句玩笑。在穿著上,他的原則是:“你們年輕人穿新的精神,我歲數(shù)大了穿舊的舒服!
毛澤東在吃上也是十分艱苦和節(jié)約的。戰(zhàn)爭年代,他就吃“二米飯”(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蒸),菜是一半野菜一半酸菜。另外,是他一生離不開的辣椒。解放后,他吃的還是十分簡單,以紅糙米和竽頭為主。他和家人的生活帳是由我負(fù)責(zé)的。記得五十年代開始工資制后,一天我把他和他家人的每月生活費列了個計劃,其中伙食一項是每天三元的標(biāo)準(zhǔn),拿給毛澤東看時,他的目光停在“每天三元”一欄上,問我:“三元一天是不是高了呀?”我解釋說那里包括招待客人的開支,他這才批了兩個字“照辦!
1949年進城以后,毛澤東依然保持著這種簡樸的生活習(xí)慣。什么山珍海味,毛澤東從來不去問津。毛澤東特別討厭宴會,更反對那種大吃大喝的作風(fēng)。在不得已而設(shè)宴時,毛澤東總是一再指示,再三叮囑:不能總是山珍海味,既浪費又不實惠。并一再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我們活在世界上,不是為吃世界,是為改造世界。”
盡管醫(yī)生多次規(guī)勸,毛澤東的飲食習(xí)慣卻一直未變。每當(dāng)提起要毛澤東注意營養(yǎng)、改善生活,毛澤東總是搖搖頭,津津有味地吃著二米飯(大米、小米合做)說:“要是全國人民都能吃上我這樣的飯菜,那就很不錯了!
毛澤東嚴(yán)于律己的作風(fēng),在現(xiàn)在一些人看來有點“天方夜譚”可生活中的毛澤東就是這樣。從1953年至1962年的十年間,毛澤東只做過兩套新外衣,沒擦過什么“霜”“膏”“油”之類的東西。他睡的是硬木床,枕的是白布養(yǎng)麥皮枕頭。有一次,他在外地巡視,當(dāng)?shù)卦谒筒蜁r拿來一付象牙筷子,他堅持不用,說:“太貴重,我用不動。”
對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毛澤東也是十分注意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始終保持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和人民領(lǐng)袖的風(fēng)范。
毛澤東平生最討厭摸錢,穿的衣服補丁很多,一雙拖鞋因為太破,當(dāng)洗了晾在外面時,幾次被收破爛的以為是破爛而揀了去!他的手巾打了幾十個補丁......
毛澤東嚴(yán)于律己,還表現(xiàn)在對自己的子女問題上。他老人家對子女要求特別嚴(yán)格,不允許搞一點特殊,他曾說:“我的榮譽不準(zhǔn)孩子們沾,我是我,他們是他們,靠他們自己去闖。”
毛主席對待子女要求異常嚴(yán)格,以身作則,從不搞干部特殊化。
李銀橋《回憶錄》中的一段實錄:
大約是在1956年左右,毛澤東有一次散步時,曾問過我:“你的感覺,是李敏好呢還是李訥好呢?”。
我說:“都很好,兩個孩子對我們都很尊重。她們沒有某些高干子女那種容易表現(xiàn)出的優(yōu)越感,她們要求自己嚴(yán)格,有上進心。
毛澤東搖頭:“我看她們不如你們有出息。也不如你們有前途。她們比你們吃苦少,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我說:“主席,你還想叫孩子們怎么吃苦?她們可是比普通人家的子女吃苦了!毛澤東搖頭:“你說的不對,你講吃苦的時候思想不對頭,因為你首先想到她們是我的女兒.所以你給她們定了不同一般人家子女的標(biāo)準(zhǔn)!彼齻儾痪褪浅源笫程脝幔看笫程玫幕锸骋榷鄶(shù)農(nóng)民家庭的伙食好,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說:“主席,你總找低的比,這不公平,城里人家大多數(shù)未必比學(xué)校食堂伙食差,我家里就比大食堂的伙食好!
毛澤東笑了:“你為革命做了貢獻么。吃好點人民沒意見。她們還沒有做貢獻呢。人哪,生活上還是跟低的比有好處。不比貢獻比享受,那就沒出息了。
在毛澤東的子女中,李訥相對來說吃苦不如她的哥哥姐姐多,但我始終認(rèn)為她比7般人家的孩子吃苦多。我到毛澤東身邊后,從1947年始,李訥才7歲,便跟我們這些當(dāng)兵的一樣行軍,一樣餐風(fēng)露宿,一樣地經(jīng)受了飛機轟炸,聽?wèi)T架。便跑去報告了毛澤東。毛澤東把我叫進屋,聲色俱厲:“三令五申,為什么還要搞特殊化?
我不怕江青發(fā)脾氣,但是害怕毛澤東發(fā)脾氣。我小聲喃喃:“別的家長也有給孩子送東西的。”
“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干也不許送!毛澤東拍了桌子,“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
我再不敢言聲,也再不敢給李訥送餅干;氐郊依,我向愛人發(fā)牢騷,說江青向毛主席打小報告批評我。嘴里這樣牢騷,但我心里明白,江青在這件事上做得還是對的,畢竟李訥是她的親生女兒。
事隔不久的一個星期六,李訥回到家里來。衛(wèi)士尹荊山在倒茶時提醒毛澤東:“主席,李衲回家了,二三個星期沒見。一起吃頓飯吧?
毛澤東掀起眼皮,目光柔和,含著感激:“嗯,那好,那好!
小尹忙去報告江青。江青略一猶豫,小聲說:“多下點米,多放點油!
毛澤東沒有專門吃飯的飯廳,每次都是衛(wèi)士用食盒把飯?zhí)岬脚P室或辦公室吃。
今天搞了四菜一湯,還有辣子、霉豆腐等四個小碟。炊事員得意他說:“我今天多下了一倍的米!”“李訥在毛澤東臥室里向父親匯報了學(xué)習(xí)情況。未了委婉他說:“我的定量老是不夠吃。菜少,全是鹽水煮的川水還不夠大師傅沾光呢,上課肚子老是咕嚕嚕叫。”毛澤東教育女兒說:“困難是暫時的,要和全國人民共度難關(guān)。要帶頭,要做宣傳,要相信*:……”他還開句玩笑說:“大師傅掌勺連我也管不了呵!”
尹荊山進去招呼:”主席。飯好了!
“嗯,今天一起吃飯!泵珴蓶|拉住女兒的手,一起走到飯桌旁。
李訥抓起筷子,鼻子伸到熱氣騰騰的米飯上。那是紅糙米,摻了芋頭。她深深地、深深地吸吮著香氣:“呵!真香哪!”她望著父母燦然一笑,那么天真可愛!
江青望望女兒,望望毛澤東,想說什么,“可是衛(wèi)士們侍立在旁邊,她便忍住了。勉強笑一笑,夾一筷子菜放在女兒碗上。
“吃吧,快吃吧!泵珴蓶|用筷子示意。
李訥向嘴里撥飯。飯大燙,她咝咝地向外吹熟氣。吹幾下便咽下去,眼睛燙得濕潤了。
“吃慢點,著什么急?”毛澤東盡量平靜他說。他輕輕笑著,但是笑得越來越不自然!袄钤G瞟一眼侍立的衛(wèi)士,靦腆他說:“在學(xué)校吃飯都快。習(xí)慣了。”
“現(xiàn)在是在家里么。”毛澤東說話聲音很低,已經(jīng)變成苦笑。 ”吃菜,多吃萊。”江青不停地往女兒碗里夾菜。她臉色有些蒼白,嘴唇保持開始那種笑的樣子,卻是哆嚏著僵便的。她望著李惱吃飯時,那目光神色是母親恃有的。
李訥在父母面前不多拘柬,慢吃不了幾口又變成狼吞虎咽,幾乎嚼也不嚼就把一口口的飯菜吞下去。在她朝嘴里撥飯時,偶爾掀一下限皮,目光沿著上限皮匆匆掃過桌面,她在看飯菜還剩多少。
開始,毛澤東還在慢慢陪女兒吃,一邊有一句沒一句他說點什么。漸漸地,他不說話了。默默地夾一筷子菜或飯往嘴里送。嚼得那么慢,那么慢……終于,他停了筷子,停了咀嚼,怔怔地望住女兒出神。
江青早已停了筷子,看看女兒又看看毛澤東。她連接幾次喘粗氣,便盯住毛澤東不動了。她有時心里有想法并不說,而是希望毛澤東能夠理解,能夠先說。
“哎,你們怎么不吃了?”李訥好不容易把嘴離開飯碗。
“哦”,毛澤東漫不著邊際地笑笑:“老了,吃不多,我很羨慕你們年輕人”。
他說著,抓起報紙側(cè)了身看,頭輕輕.晃著,仿佛看得專注,念念有詞。
江青胸脯微微起伏,忽然端起飯碗,把剩下的半碗飯撥到李訥碗里,起身匆匆離開。她眼里已經(jīng)充滿淚水。
毛澤東似乎什么也沒看到?墒,江青剛走回她的房間。毛澤東便抬起頭對女兒講:“我年輕的時候在湖南農(nóng)村搞社會調(diào)查。有次餓了一天,討到一碗剩米飯……”
他沒有講完。李訥心思只在吃飯上,說:“你們不吃我就全打掃了啊!
“打掃光!泵珴蓶|目光在女兒臉上稍觸即離,好像不敢多看。重新盯住報紙,手在桌上點了點:“三光政策,不要浪費。
其實,李訥也不了解父親平時吃什么。如果她知道父親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馬齒菜,她一定不會這樣”放肆”了。她把飯菜吃得干干凈凈,連一片蔥花也不放過,仔細(xì)夾起來往嘴里送。兩眼可憐巴巴朝桌子上轉(zhuǎn),仍然沒有離開的意思:“爸爸,我還要發(fā)育呢,飯量特別大……這么大窩頭我能吃三個!彼葎澚送肟谀敲创。
毛澤東沒有看,始終盯著報紙,只是含住下唇習(xí)慣地吮一吮。
“今天的飯菜真香哪,可惜……”李訥瞟一眼父親,又帶著孩子氣的狡黠望著衛(wèi)士:“尹叔叔,還有湯嗎?把這盤子涮涮。別浪費。”
尹荊山猛地轉(zhuǎn)開臉,淚水奪眶而出,直朝廚房跑去。
“唉,李訥這孩子也真受苦了。炊事員找出兩個白面和王米面摻半的饅頭,衛(wèi)士等不及他在火上烤,便拿來給了李訥。
李訥搖晃著身子。不好意思地看看父親,掰開一塊饅頭擦擦盤子便往明里塞。尹荊山拿來熱水幫李訥一個盤子一個盤子地涮了喝。毛澤東喉嚨里咕嚕響兩聲,站起身來,什么也沒說便走開了。他先朝院子走,又突然轉(zhuǎn)向屋子,可是沒進臥室又轉(zhuǎn)身朝院子走,他似乎自己也不明白要干什么。
晚上,江青進了毛澤東臥室,叫衛(wèi)士們退出。半小時后,江青出來了,眼圈紅紅的,顯然哭過。我們明白這是為什么,都走進毛澤東臥室。
“主席,李訥太苦了,你看是不是可以……”
“不可以!泵珴蓶|什么都明白,“同全國人民比較來說。她還算好一些”。
“可是……”
“不要說了。我心里并不好受。”毛澤東深深嘆了兩口氣不無憂傷他說:“還是那句話,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呢?還是各守本分的好,現(xiàn)在這種形勢尤其要嚴(yán)格!
“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呢?這句話給我留的印象太深了。它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對于女的疼愛之情和嚴(yán)格要求。1980年我和愛人終于能自由看望李訥了。她獨自帶了兒子生活,日子過得有些艱難。
毛澤東去世后,李訥沒有繼承毛澤東的一分錢的遺產(chǎn),無論在毛澤東在世時還是在毛澤東去世后,李訥都沒有享受到一點特權(quán)。在隨后的改革開放時代,她只是本本份份地做人,靠著那份工資生活著。李訥對生活是知足的,能夠溫飽,足矣。
望著李訥那羸弱的身軀,我仿佛覺得她非常富有,她的形象在變得高大,那是一種真正的高大,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氣質(zhì)和性格。她畢竟是毛澤東的女兒!在毛澤東的女兒面前,我突然覺得,那些肥得流油的修正主義者貪官污吏們,是多么卑劣和貧困;那些編造謊言者,是何等的可恥與丑惡…… 毛澤東嚴(yán)格要求后代,以艱苦奮斗為本的思想可謂根深蒂固。
李敏回憶說:人們可能認(rèn)為“中華第一家庭”的生活一定很不一樣。其實,我們家的伙食和一般家庭沒有什么兩樣。比如早餐,不過是:稀粥、饅頭加小咸菜。
有一回,別人給家里送了些可可、咖啡和奶粉。伙房的大師傅想,總吃老三樣不行,不如借此換換口味吧。第二天早上,餐桌上擺上了一小鍋香噴噴的咖啡、沖好了的奶粉和抹了牛油的面包。這事兒父親很快就知道了,他把我們叫到面前開家庭會議。他嚴(yán)肅地說:“伙食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多少就是多少,哪個隨便超過都不行。”我們都挨了批評,早餐馬上又回到了原來的稀粥、饅頭、小咸菜。又過了些時候,父親就讓我們到機關(guān)大食堂吃飯了。
大師傅覺得我們吃苦了,提出改善改善。父親說:“這樣說不對。你們講吃苦的時候,首先把他們看成是我的孩子,所以就規(guī)定了一條不同于一般人家子女的標(biāo)準(zhǔn)。他們吃苦不就是吃大食堂嗎?大食堂的伙食要比多數(shù)農(nóng)民家庭的伙食好多了嘛!人哪,生活還是向低的比有好處,不比貢獻比享受,那就沒有出息!
還有一回,我們吃飯時誰也沒去動一盤苦瓜。父親說:“怎么不嘗嘗這盤苦瓜?你們不知道,它苦中帶甘,苦盡甘來!你們從小就要學(xué)會吃苦,不學(xué)吃苦怎么行呢!”
毛主席對待子女要求異常嚴(yán)格,以身作則,從不搞干部特殊化。他把兒子送上戰(zhàn)場,女兒下放勞動,所以毛主席的子女在他身后沒有搞什么太子黨,更沒有搞什么“官倒”!
毛主席本人在1951年3月,與他的老友周世釗的談話中,也解答了“毛岸英為什么要上朝鮮前線”的問題。他說: “當(dāng)然你說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鮮戰(zhàn)場上,他就不會犧牲,這是可能的,也是不錯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極主張派兵出國的,因為這是一場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爭。我的這個動議,在中央政治局的會上,最后得到了黨中央的贊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要抗美援朝,我們不只是物資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電報是明寫的‘急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zhàn)’,要作戰(zhàn),我要有人,派誰去呢?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作為一個領(lǐng)導(dǎo)人,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是誰,疼愛兒子的心都是一樣。如果我不派我的兒子去,而別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樣,自己有兒子也不派他去上戰(zhàn)場,先派別人的兒子去上前線打仗,這還算是什么領(lǐng)導(dǎo)人呢?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個年輕人,他從蘇聯(lián)留學(xué)回國后,去農(nóng)村勞動鍛煉過,這是很不夠的,一個人最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就是艱苦!在戰(zhàn)斗中成長要比任何其他環(huán)境來得更嚴(yán)更快;谶@些原因,我就派他去朝鮮了!
世界上有哪一個總統(tǒng)會把兒子送上戰(zhàn)場,布什也沒有把自己的兒女送上戰(zhàn)場啊。布什為什么搞特殊,美國失去兒子的反戰(zhàn)母親的詢問依然在我的耳邊響起:布什你為什么不把你的孩子送上戰(zhàn)場?是啊,世界上有哪個總統(tǒng)國王象毛澤東呢?
在與其女兒李訥的多次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她講起父親,最深刻的印象也是這一點:“父親沒給我們留下什么錢,也沒有留下什么‘官’;他只給我們留了四個字:艱苦奮斗。小的時候我們也不理解,但是大了,到了現(xiàn)在,才漸漸懂了他的意思:錢再多,會有花光的時候,官做得再大,也有到頭的時候,只有艱苦奮斗這四個字一輩子也用不完。這也才理解了父親為什么對我們那樣嚴(yán)格,其實他是愛我們的……”
毛澤東愛兒女也愛人民。
當(dāng)毛澤東聽到兒子毛岸英去世的消息時,他沒有哭泣,但是當(dāng)1954年淮河大水,得知災(zāi)民爬到樹上被毒蛇咬死的消息他哭了;1975年,河南再遇水災(zāi),始終心系災(zāi)區(qū)的他又流下了痛心的淚水。 人民之所以愛戴毛澤東,因為毛澤東心中始終裝著人民。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毛澤東最看不得人民受苦。三年困難時期,他曾為百姓的生活之苦而落淚;
“在毛澤東的內(nèi)心世界,最牽動他的思想情緒甚至感傷落淚的,永遠(yuǎn)是千千萬萬百姓的安危冷暖!敝醒胛墨I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如此感慨。
世界上永不變色的一個平民主席毛澤東,他代表平民,也為平民爭取的權(quán)利,他希望大庇天下俱歡顏,雖然由于他的詩人的浪漫而犯了一些錯誤,但是他的心是好的,他的為了人民的心人民是理解的,所以人民愿意與他同甘苦共患難,當(dāng)然也有一些林彪等等的陰謀家在為自己的權(quán)力而暗害毛澤東,使得毛澤東沒有精力去搞好國家的建設(shè)了,而一味的和這些陰謀家斗了,是誰扯了毛澤東的后腿——人民最清楚!
如果說毛澤東最愛的是人民,那么他最恨的就是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他曾經(jīng)說過,誰犯了官僚主義,不去解決群眾問題,罵群眾,壓群眾,總是不改,群眾就有理由把他革掉。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鄭謙認(rèn)為,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是毫不妥協(xié)的”,“對他來講,官僚主義是不可容忍的”。 毛澤東為了人民而得罪了很多的官僚。有些官僚肯定會恨毛澤東吧,但是毛澤東為人民而得罪這些官僚得罪對了!人民最支持你!人民心中有桿稱,那秤砣是老百姓。
在毛澤東時代,幾乎無官不清,無官不正。為什么?上梁堂堂正正還怕下邊歪嗎?
毛主席~盡管在逝世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詆毀甚至是誣蔑,但是至今還是有這么多人懷念他,而且還是越來越懷念。誰愛人民,人民就愛他,愛從來就是相互的!給人民當(dāng)牛馬的,人民永遠(yuǎn)記得他!
毛澤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舉世無雙的偉人!毛澤東 —— 一個愛人民,人民也愛他的平民主席!是人民最愛的人!
八方風(fēng)雨3《人民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