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99_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毛潤之與朱其升的軍旅戰(zhàn)友情

知史記

  1952年10月,一位操著一口武漢方言的老人出現(xiàn)在了中南海的門口,門前威武的警衛(wèi)讓他倍感拘謹。他上前用蹩腳的普通話向警衛(wèi)解釋,說他是從漢口來的,想要親自面見毛主席。

  主席日理萬機,哪能說見就見呢?警衛(wèi)耐心地勸說老人,想讓他知難而退。

  可眼見警衛(wèi)不讓他進,老人非但沒有離開,還拿出了一封藏在身上、小心裹了好幾層的信,說這是毛主席寫給他的,自己是毛主席的結拜兄弟。

  結拜兄弟?警衛(wèi)們開始仔細打量老人,皮膚黝黑,身體精壯,難道他是想要混進中南海刺殺毛主席的特務?可這理由是不是太牽強了一些?

  警衛(wèi)們并沒聽說過毛主席有什么結拜兄弟,只能好帶著信去請示長官。

  才過了幾分鐘,就見警衛(wèi)長邊往外走邊小心翼翼地把信裹好,笑著將老人迎進了招待所,原來,他真的是毛澤東的結拜兄弟!兩天后,毛主席熱情的招待了老人,一口一個“其升兄”,非常和藹可親。

  這位老人究竟是誰?他又是怎么成為毛主席結拜兄弟的呢?

毛潤之怎么變成了毛主席?

  紅軍起自南方,可長征以后,黨在南方只剩下了零零散散的小型革命根據(jù)地, 直到1949年5月16日,武漢才終于宣告解放。

  生活在漢口農村的朱其升,一直以來都是靠打鐵為生,每天免不了要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消息十分靈通,他一直都知道有一個叫毛澤東的人,很早就開始活躍在革命一線。土地革命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國共內戰(zhàn)時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又提出了持久戰(zhàn)和新民主主義的構想,非常厲害。

  可他所在的漢口一直被國民黨所掌控,到處都貼滿了“莫談國事”的標語,還有不少特務四處搜捕革命黨人,鬧得滿城噤若寒蟬,別說發(fā)放革命宣傳材料和毛主席的畫像了,就算嘴上認同共產黨的革命理念,都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那個年代通信也還很不發(fā)達,所以朱其升一直都不知道毛主席究竟長什么樣子。

  1950年冬天,朱其升照例去隔壁村子招攬生意,想著最后再賺點錢,過一個好年,路上,百無聊賴的他開始讀路過房子門上的對聯(lián),讀著讀著,朱其升卻突然發(fā)現(xiàn)不對勁,不少人的門上不僅貼有對聯(lián),還貼有一幅肖像,而且這個人怎么這么眼熟?

  熟悉的臉龐、熟悉的笑容和熟悉的痣,難道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毛潤之?朱其升的心開始狂跳,他沖到門前,拼命敲門,可前來開門的卻不是潤之,他忍住失望,耐心地問前來開門的老人家,門上貼的是誰。

  老人家一臉不可思議,這是毛主席的畫像啊,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朱其升愣住了,?毛主席?怎么會,他明明叫毛潤之!

  老人反而覺得更不可思議了,毛主席的字就是潤之啊。朱其升慌了神,匆匆拜別老人,一幕幕往事,在他的腦海中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塵封的往事

  朱其升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家里兄弟4個,卻連一寸屬于自己的土地都沒有,全靠父母出去當?shù)柁r維持生計,日子過的相當艱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早在12歲,朱其升就離開了父母,一個人去往外地給鐵匠師父當學徒。

  當時的中國,工匠奇缺,社會地位很高,所以就連朱其升師父也日益驕橫了起來,當學徒的那一段時間里,朱其升吃不飽,穿不暖,還得天天挨罵。更離譜的是,朱其升的師父還給所有學徒立下了一條規(guī)矩,那就是三年出師后,必須再給自己免費打三年工。

  這無異于搶錢!可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殷切期望,朱其升最終還是咽下了這口氣,答應了師父的無理要求。沒想到,就在朱其升出師的那一年,當?shù)匕l(fā)生了水旱災害,糧價暴漲,朱其升的師父為了省錢,每天只給朱其升吃爛菜葉子和爛樹皮。

  對一個天天打鐵的壯勞力來說,這還不夠塞牙縫的,很快,朱其升就餓的走路都踉踉蹌蹌了,他實在受不了了,就偷吃了師父的米飯,結果被師父臭罵一頓,師父還當著其他學徒的面,連扇了他好幾個耳光。

  朱其升打又打不過,罵又罵不過,在1909年一氣之下跑到湖南,投奔了當?shù)氐男萝。這也為他和毛主席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毛潤之與朱其升的軍旅戰(zhàn)友情

  朱其升參軍兩年后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短短幾個月,清政府在南方的統(tǒng)治就土崩瓦解,南方各地的新軍,紛紛投奔革命,轉而為了南京臨時政府而戰(zhàn),就在這時,一個年僅18歲、面帶書生氣的小伙子來到了新軍營地,要求加入新軍。

  軍官經過一番盤問后得知,原來這個小伙子一開始在長沙讀中學,聽說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馬上就放棄了學業(yè),想著去武昌投奔革命軍,為革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結果剛要出發(fā),長沙這邊的新軍也爆發(fā)了起義,去哪革命不是革命,于是他便直接來到了這里,想要加入本地的新軍。

  長官見他文質彬彬,不是當兵的材料,恐怕又是一時興起,收了也留不住他,于是嚴詞拒絕了他的參軍請求,可小伙子不接受,他只說了一句“投筆從戎,為完成革命盡力,這還不行嗎?”,便將軍官噎得說不出話來,這位軍官只能扔下一句“不行!沒人擔保,我不敢接收!”便不再理睬他。

  這時,朱其升恰好路過此地,他見到小伙子滿臉通紅,大有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姿態(tài),于是便和小伙子交談了起來,這才得知,原來這個叫毛潤之的小伙子是想?yún)④姟?/p>

  雖然他知道擔保一個陌生人,要冒很大的風險,如果毛潤之受不了軍旅生活,跑了,自己肯定會受到牽連,但他見毛潤之的眼神如此堅定,咬了咬牙,把副班長彭友盛也找了過來,一起將毛潤之擔保進了新軍。

  朱其升受過師父非人的虐待,這并沒有讓他產生禍害別人、報復別人的心理,反而讓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因此也就更愿意關心這個剛進入軍營的愣頭青。

  新軍的日子很苦,毛潤之剛加入新軍時,軍官連棉衣都沒有給他發(fā),眼看就快要到冬天了,潤之卻沒有錢買棉衣,朱其升不忍心讓這個書生挨餓受凍,就把自己的棉衣給潤之穿,軍中吃紅燒肉的時候,他也習慣性的把他那份讓給這個新來的小兄弟。

  在軍令如山,紀律如鐵的軍隊,如果沒有朱其升暗中教授技巧和疏通關系,恐怕潤之也會像朱其升當學徒時那樣,痛苦而又無助。

  不過二人的關系并非是朱其升對毛潤之的單方面付出,在適應了軍隊生活后,毛潤之也開始反過來大力幫助朱其升。朱其升沒文化,他就教朱其升認字、記賬,幫朱其升給家里人寫信。與此同時,毛潤之還將每個月攢下來的軍餉,都用來買報紙、買書,讀給朱其升聽。

  兩人你幫我,我?guī)湍,關系越來越親密,于是便干脆結拜為了兄弟?擅珴欀畢④姴挪坏揭荒,形勢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12年,清帝退位,南北議和,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南方的臨時政府被取消,毛潤之參加湖南新軍,原本是為了革命,但革命似乎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已經宣告完成。

  于是毛潤之決定繼續(xù)學業(yè),二人不得不揮手作別,此后,毛澤東輾轉各地,宣傳思想,領導革命,而朱其升則在新軍被解散之后,重回老家,利用自己在鐵匠鋪學到的打鐵本事與毛潤之交給他的記賬方法,開了一家鐵匠鋪,勉強維持生計。

遲到的回信與北京之行

  從回憶中緩過神來后,朱其升逐漸相信,毛主席就是當年自己的結拜兄弟毛潤之!可當他向周圍人說出他的想法后,所有人卻都覺得他這是瘋了,你和毛主席是結拜兄弟,那毛主席老人家怎么沒找你去北京敘舊?你怎么還在這里打鐵?你手里又有什么證據(jù)呢?

  面對著周圍人這一連串的疑問,朱其升回答不上來,家人也開始埋怨他不該在外面說“胡話”,但他還是堅定的認為,毛主席就是他的結拜兄弟。

  與此同時,毛主席其實也在尋找他,當年和朱其升一起給毛主席擔保的副班長彭友盛,早在1951年就成功聯(lián)系上了毛主席,毛主席希望朱其升也能主動聯(lián)系自己,可卻遲遲等不到來信。

  二人都互相在心里記掛著對方,萬事俱備,只差一個“信差”了,1952年7月,“信差”來了,一位叫孟淑純的女教師聽說了朱其升說的“大話”后,覺得一個人絕不可能整整兩年都堅持不懈的說同一句假話,這個朱其升很可能真的和毛主席認識。

  巧的是,她是李先念的戰(zhàn)友,可以替他寫信并委托李先念轉交毛主席。信件寄到中南海之后,并沒有石沉大海,短短一個月后,朱其升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在信中,毛主席依然把朱其升當作結拜兄弟,熱情的稱他為“其升兄”,還在給朱其升寄了200萬元舊幣,希望朱其升能用這些錢做點生意。

  收到回信后,朱其升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在經過短暫的準備后,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進京親自面見毛主席!

  1952年10月,直到朱其升到達北京后,他才想起來,自己頭腦一熱就來了北京,根本不知道主席在哪,也沒告訴主席自己具體什么時候要來,無奈之下,朱其升只能邊打聽,邊摸索,一路來到了中南海,這才發(fā)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當時,一五計劃即將展開,整個中南海上上下下所有人都非常忙碌,而且朱其升是突然來訪,毛主席再想念好大哥,也得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只能安排在兩天以后見面。

  一見面,朱其升就主席長、主席短的,毛主席卻連忙笑著擺手,表示不能亂了輩分,讓他叫自己潤之就行,自己則一直叫朱其升“其升兄”,兩個人邊吃邊聊,一直到吃完飯都還沒聊夠。

  毛主席晚上還有政務要處理,只能讓警衛(wèi)員先帶著其升兄去逛幾天北京的名勝古跡,表示自己有空還要繼續(xù)找其升兄聊天,就這樣,兩人一共聊了兩次,朱其升才戀戀不舍地回到了家鄉(xiāng)。

  臨別時,主席還怕上次寄的200萬舊幣太少了,又讓他再帶上500萬走,朱其升不收,毛主席就反復強調這是自己的稿費,而且給錢不是讓他拿來享受,而是用來創(chuàng)業(yè)、用來為人民服務,朱其升這才收下。

  回到漢口后,朱其升沒有辜負主席的心意,將所有的錢都投入到創(chuàng)業(yè)中,創(chuàng)辦了和平油布雨傘廠,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1954年,朱其升再次拜訪毛主席,當面匯報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情況。毛主席對朱其升的創(chuàng)業(yè)成績很滿意,兩人從當兵的往事暢談到新中國的建設,無話不說,毛主席還笑著鼓勵他多給自己寫信,多寫寫基層的狀況。

  第二次會面,賓主盡歡?上,這也是兩人最后一次見面了,1956年,朱其升走完了自己的傳奇一生,在漢口病逝。得知消息后,毛主席本想親自前去吊唁,可政務纏身,主席也只能在心里懷念自己的結拜兄長。

尾  聲

  毛主席是個嫉惡如仇的人,面對那些壓榨工人、壓迫百姓的資本家、惡棍,主席從不留情。但對那窮苦善良的老百姓,主席卻總會給予他們最高的敬意,用自己偉岸的身軀去盡力保護他們。

  收到結拜兄弟的來信后,主席并沒有因為自己身居高位而故意疏遠甚至視而不見,不僅熱情接見了朱其升,還專門拿出了自己的稿費,幫助朱其升創(chuàng)業(yè)。貧賤之交不相忘,這是多么偉大的友誼!

  毛主席的為人,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思考!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