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創(chuàng)作的詩詞,在中國影響巨大。1965年9月25日,毛澤東把他新寫的兩首詞送給鄧穎超,附信說:“……送上請教。如有不妥,請予痛改為盼!”鄧穎超激動不已。但她卻沒有修改毛澤東的作品。據(jù)查,即使在詩壇泰斗郭沫若等人當(dāng)中,也從沒有誰修改過毛澤東的詩詞。幾十年來敢于“痛改”毛詩,而改后又能為毛澤東所欣然接受的,唯有臧克家一人。 1962年5月,毛澤東的《詞六首》在《人民文學(xué)》雜志發(fā)表了,毛澤東親自寫的小序說:“這六首詞,于1929年-1931年,于馬背哼成的……”臧克家看了,便把前面的一個“于”字刪掉,并把自己的意見寫信告訴了毛澤東。 毛澤東看了臧克家的意見,非常高興。他在1962年給臧老的一封信中說:你細心給我修改的幾處,改得好,完全同意。還有什么可改之處沒有,請費心斟酌賜教為盼! 在毛澤東的鼓勵下,臧克家繼續(xù)細心地鉆研毛澤東詩詞。1963年,《毛澤東詩詞》要出單行本了。出版之前,先出了一個在小范圍內(nèi)發(fā)行的征求意見本。 臧克家對這個征求意見本經(jīng)過仔細琢磨,寫出了二十條修改意見,加上時任《詩刊》副主編葛洛寫的三條,一共二十三條意見,通過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上呈毛澤東。 1963年12月,《毛澤東詩詞》 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以“甲種本”和“乙種本”,分別以精裝和平裝兩種形式正式出版發(fā)行。出版說明中說“本書收入毛澤東詩詞三十七首。以前發(fā)表過的二十七首,這次出版時經(jīng)作者作了校訂。另外十首是沒有發(fā)表過的! 臧克家仔細對照這個新出的本子,發(fā)現(xiàn)其中作者竟有十三處采納他的意見,“作了校訂”。 這修改的十三處中,包括標點、個別字、小注中的字名,還有整個句子的掉換。如《七律·登廬山》,原第二句是“躍上蔥蘢四百盤”,額聯(lián)原為“冷眼向洋觀世界、熱膚揮汗灑江天”,采納臧克家的意見后,現(xiàn)已改為“躍上蔥籠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fēng)吹雨灑江天”,確使全詩生色不少。 臧克家“痛改”毛澤東詩詞的膽識,在文壇成為一段佳話。(摘自《文史天地》第9期作者胡光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