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99_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毛澤東不自情愿,
但又被他接受來的歷史遺產(chǎn)
——“個人崇拜”

  毛澤東尊人民為上帝,一生中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從來都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無數(shù)次地強調“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已卻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1),反復告誡人們:天才就是聰明一點,天才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黨和人民群眾……。但在晚年,他卻說,有時要搞一點“個人崇拜”。并且在中國的60、70年代,也實際地發(fā)生了“盛況”空前的“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
  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矛盾。為此,近二十多年來,人們討論、爭論,眾說紛紜。它成了當今中國理論界的又一個“司芬克斯之謎!庇腥苏f,毛澤東反對個人崇拜;也有人說,1957年前毛澤東反對個人崇拜,而在此后開始接受個人崇拜。在對毛澤東接受個人崇拜的原因分析上,也有較大的分歧。有些人在私下似乎也有西方人的觀點,認為毛澤東有帝王思想,搞個人崇拜是必然的。也有人認為,毛澤東是利用個人崇拜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對個人崇拜的現(xiàn)象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造成人們這些不同認識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愚見以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毛澤東自己使用的——并作了明確規(guī)定的“個人崇拜”概念——同約定俗成的概念混同起來;二是把理論上“要一點個人崇拜”同實際中出現(xiàn)的“個人迷信”狂潮等同起來;三是沒有把個人迷信思想的現(xiàn)實考察同歷史研究結合起來。
如果人們能就以上三個問題,把認識相對統(tǒng)一起來,并結合毛澤東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去研究,便不難得出以下的結論:毛澤東作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完全和人民站在一起的人民領袖,從個人基本思想上說,是反對搞個人崇拜的,更反對個人迷信。但革命和社會主義還處在洗治胎污的過程中,人民群眾思想覺悟的總體水平還處在一個有待提高的位置上,思想解放及與此相關的認識之足,還踩踏在認識的必然王國內,還需人民中的先進分子引領,這種引領自然包含對工人、農民和廣大群眾實行排除邪惡──即排除如公申豹式誘惑的──爭奪性引導(公申豹,《封神演義》中,寫他是一個心懷叵測,利用魔術蠱惑,把人們引入邪教的惡神)。由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某一時期內憑借對自身德、能、績的宣傳,暫時性的形成一個引力中心,以實施對社會的政治改造,實屬不得已而行的權宜之策。從根因上說,這是一份沉重的歷史遺產(chǎn)——短期內難于消失,故而,雖不自情愿,但還得接受下來。毛澤東晚年的個人崇拜,即屬于這類狀況。至少他自已是這樣認為的。
  下邊,我們即尋蹤回顧毛澤東在這一問題上的變化軌跡。
 。、1957年前,毛澤東反對個人崇拜并防之有措
  自1935年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實際已是我們黨、軍隊和人民的領袖。在延安時期,他的非凡才能和智慧,已使他享有崇高威望。根據(jù)戰(zhàn)爭時代瞬息萬變的斗爭,特別需要正確果斷決策的情況,──加之歷史的戰(zhàn)爭擂臺是不允許有南郭先生式的臺主的,中央書記處授予毛澤東對中央決策有最后否決權。然而,毛澤東從不輕易使用否決權。凡遇重大問題,總是發(fā)揚民主,遵守紀律,同戰(zhàn)友共同商決。他反對宣揚他個人,自己也特別注意把他自己放在同戰(zhàn)友,同群眾平等的位置上。開會、照像,會見人們,從不突出自己。1945 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作出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決議》,其中有一些頌揚他個人的話,對此他反復聲明說:“決議案上把好事都掛在我的賬上,所以我對此要發(fā)表點意見。寫成代表還可以,如果只有我一個人,那就不成其為黨了!薄叭思液叭f歲,我說我五十二歲。當然不可能也不應該有什么萬歲……!(2)其觀點清楚,態(tài)度明朗而堅決。
  建國后,他針對群眾中存在較多的保守、迷信思想的狀況,不斷宣揚“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觀點。如上所論,他幾乎到處引經(jīng)據(jù)典,說明“卑賤者最聰明”的道理,要人們不要迷信,解放思想,掃除顧慮,天不怕,地不怕,死人不怕,洋人不怕,權威不怕,敢想敢說敢干。在一九五四年起草憲法時,他不但親筆刪去那些過分頌揚他的條文,還說:“有人說,憲法草案中刪掉個別條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別謙虛。不能這樣解釋,這不是謙虛,而是因為那樣寫不適當,不合理,不科學。在我們這樣的人民民主國家里,不應當寫那樣不適當?shù)臈l文。”“我們除了科學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說,不要迷信!(3)
  他針對建國后我黨的巨大成績,群眾在較重的依附心理下,對黨和他本人感恩戴德,迷信他個人的情況有所發(fā)展(其中當然也有心懷叵測的敵對分子,惡意捧場,推波助瀾,故意神話毛澤東個人的因素在起作用)的情況,頗費苦心地從理論和實際上,揭示正確認識的產(chǎn)生、包括自己正確觀點的產(chǎn)生的曲折過程,并總是特別說明自己認識過程中的缺點、錯誤。以此來破除人們的迷信觀點,從而力避個人崇拜、個人迷信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其良苦用心,顯而易見。他在1956年黨的七大會議上,真誠地宣布自己在過去幾十年的工作中,曾犯過錯誤,比如他講:“一九二七年我寫過一篇文章,有馬克思主義觀點,但是經(jīng)濟問題缺乏馬克思主義觀點,所以經(jīng)濟問題寫錯了!(4)另外,他在一些場合,還如實說明個人成長的過程,說自己信過神,拜過佛,信過孔夫子,康德……總之,有過不少缺點、錯誤。他總是告訴別人,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正確觀點,是在后來的不斷學習、改造,別人的幫助下逐步形成的。他還表示:人總是有缺點的,一個人不可能生而知之;人人都需要不斷改造,需要努力學習,否則就會落后。這些言論,既實際又科學地勾畫出他的個人本來形象,同時也是一種把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推到人民群眾隊伍中的努力,使自己不至于象安泰那樣被“海格立斯”舉到空中而與大地母親隔開。為了有效地防止和反對個人崇拜,毛澤東領導全黨還切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強調加強黨的集體領導。早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在反高饒反黨集團的斗爭中,針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后黨內有些人有一種驕傲情緒,夸大個人作用,強調個人威信,自以為天下第一,只能聽人奉承贊揚話的情況,毛澤東特別強調實行黨的集體領導,反對個人專斷和獨裁。他說:“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關鍵是鞏固集體領導,反對分散主義!(5)“只有依靠集體的政治經(jīng)驗和集體的智慧,才能保證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保證黨的隊伍的不可動搖的團結一致”(6)。為加強集體領導,他重申黨的紀律:“在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中,強調要嚴格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紀律,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7)
  二是制定了一系列具體規(guī)定性措施。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討論通過──后于1953年夏季財經(jīng)工作會議上由毛澤東重申并公開宣布的六條規(guī)定說:“一曰不作壽。作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禮。至少黨內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場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眾熱情,也不潑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行。這是學生和先生的關系,應當如此。遵守這些規(guī)定,就是謙虛態(tài)度!(8)在1955年3月21日至31 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說:“不要逞英雄。事業(yè)是多數(shù)人做的,少數(shù)人的作用是有限的!(9)會上,通過了《關于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jiān)察委員會的決議》,組建了以董必武為書記的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
  三是總結經(jīng)驗,從理論上教育全黨懂得個人崇拜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危害。1956年,毛澤東根據(jù)蘇聯(lián)的教訓,總結了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歷史經(jīng)驗,分析了個人崇拜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了我黨應記取的教訓。毛澤東從理論高度分析個人崇拜產(chǎn)生的原因是:它是人類長時期歷史所留下的一種落后的遺產(chǎn),它有著廣泛的基礎,不僅剝削階級有,小生產(chǎn)中間也有;它表現(xiàn)為千百萬人的一種習慣勢力。關于如何吸取教訓,毛澤東將它歸納為四條:一要防止在取得成績、群眾信任時,濫用權威。二要不脫離群眾,不要突出個人搞個人英雄主義和個人崇拜。三要實行群眾路線和集體領導。
四要反對教條主義。歸納1957年以前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情況,在個人和集體、黨和群眾的關系中,毛澤東始終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著名觀點。在他的講話和發(fā)表大量文章,以及他主持起草的文件中,一直謹慎地貫徹堅持集體領導、堅持群眾路線,防止突出個人搞個人崇拜的思想。其中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毛澤東還經(jīng)常突出強調的關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要人們敢想敢說敢干的思想。這確是馬列主義和毛澤東理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是推動群眾增強自主意識,實現(xiàn)自我解放、自覺登上歷史主人寶座的強大思想武器。
 。、1957年后,毛澤東在思想上對個人崇拜出現(xiàn)二元并存的矛盾
  本節(jié)的開頭,我們即說明,當今人們對毛澤東個人對個人崇拜態(tài)度的考察,認識不盡一致。分歧之點,主要在于1957年之后。事實上,1957年后,毛澤東對個人崇拜問題的態(tài)度確實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對于這一變化的事實,研究者們有大體相同的認定,只是在原因分析上相去甚遠。正如  上述,有人認為毛澤東實際上是反對個人崇拜的,另有些人卻認為,毛澤東的思想深處有古代帝王意識的幽靈,他實際上是欣賞個人崇拜的。
  這一“司芬克斯”之謎,謎底究竟是什么?這里暫且放一下。讓我們先來揭示毛澤東1957年后有關個人崇拜的言論和行動。
  從總體上說,1957年之后,毛澤東既接受個人崇拜,又在理論上不斷批評不適當?shù)膫人崇拜,尤其是反對個人迷信。他的思想、行動存在二元相雜的矛盾。
  具體情形,可從以下幾點來說明。
  第一,提出正確的個人崇拜和不正確的個人崇拜的觀點。這就是理論界普遍引用的──1958年三月成都會議──毛澤東講的一段話:個人崇拜有兩種,一種是正確的,如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必須崇拜,永遠崇拜,不崇拜不得了,真理在他們手里,為什么不崇拜呢?……一個班必須崇拜班長,不崇拜不得了。另一種是不正確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從,這就不對了。反對個人崇拜的目的也有兩種:一種是反對不正確的崇拜,一種是反對崇拜別人,要求崇拜自己。1963年6月14日和9月13日,經(jīng)過毛澤東審閱和修改的中共中央《關于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關于斯大林問題》的文章中分別說:近幾年以來, 有些人違反列寧關于領袖、政黨、階級、群眾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完整學說,提出所謂‘反對個人迷信’,是錯誤的,有害的!岢鏊^‘反對個人迷信’。實際上是把領袖同群眾對立起來,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統(tǒng)一領導,渙散黨的戰(zhàn)斗力,瓦解黨的隊伍。”(10) “蘇共領導在所謂‘反對個人迷信’的口號的掩飾下所做的這些事情,正如列寧所說,實際上是‘把一些胡說八道、滿口謬 論的新領袖提出來代替那些對普通事物還能持常人見解的黨領袖’!(11)
第二,他提出了有時需要,有時不需要個人崇拜的觀點。在1965年1月和1970年12月兩次接見美國友人斯諾,以及1968年間接見阿爾巴尼亞當時的國際部長巴魯庫等人的多次談話中,毛澤東均談到了個人崇拜的問題。首先他解釋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初他允許和贊賞對他的個人崇拜,他認為:黨內有兩個派別、兩個司令部(這一認識判斷的準確性,仍待研究,——要等待歷史材料的全部披露)的斗爭,對方已樹起一個人來了,我們也得樹一個!毛澤東還認為:1956年到1965年間,還談不上個人崇拜,但是那時卻很需要有個人崇拜。不過到了1970年,毛澤東又認為:過去幾年中,有必要搞點個人崇拜,而現(xiàn)在沒有這種必要了,應當降溫了。接著,毛澤東說:“所謂四個偉大”討嫌,總有一天要統(tǒng)統(tǒng)去掉,只!敖處煛边@個詞,就是教員。
  第三,一邊反對搞盲目的個人崇拜,一邊對提倡個人崇拜者委以重任。就在1958年3月成都會議上,毛澤東大講個人崇拜有兩種,批評不加分析盲目的不正確的個人崇拜時,當時擔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柯慶施卻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從毛主席要服從到盲目的程度。這個公然同毛澤東前邊觀點相悖的說法,當時并未受到毛澤東批評。并且,在后來召開的八屆五中全會上,他當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另兩個同類事實是毛澤東對林彪和康生的態(tài)度。在廬山會議上林彪宣揚毛澤東是民族大英雄;在七千人大會上,他說,在毛澤東思想順利貫徹時,工作就順利;相反,在毛澤東意見不受尊重時,就出問題。毛澤東對此表示贊賞?瞪热说那闆r,也是這樣,他們經(jīng)常鼓吹個人崇拜,他們都謀得了高位。
  第四,他既大力倡揚民主,提倡敢想敢說敢干,提倡“有五不怕精神”,又常常在“個人崇拜”下否定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發(fā)揚民主,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毛澤東經(jīng)常提倡——直到生命的最后,也牢牢記心的重要原則。也可以說,發(fā)揚民主,相信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是毛澤東的著作和言論中出現(xiàn)頻率十分高的又一類觀點。人們都會清楚,文化大革命,就是在給廣大群眾以民主權利,發(fā)動群眾搞大民主的旗幟下進行的;并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批評干部較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有些干部官做大了,脫離群眾,搞官僚主義,作風不民主,有事不跟群眾商量,不平等待人,喜歡罵人,動不動就訓人,所以群眾有氣。1975年春天,他批評江青說:“……動不動就訓人,這也是不懂馬列的一種表現(xiàn)!(12)“不要隨便,要有紀律,要謹慎,不要個人自作主張,要跟政治局討論,有意見要在政治局討論,……”(13)這里似乎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而無法回避的矛盾。在毛澤東大力提倡民主,并給群眾以民主時,他自己卻反其道而行之。1956年后的基本事實是:毛澤東似乎常常置多數(shù)人的意見于不顧。他自己在講不怕孤立,敢于堅持真理時,;貞浾f,文化大革命開始前后,他在黨內常常是少數(shù)。這里講的都是事實。此時,他比其它任何時候都要多地講述“五不怕”的話。
  第五,他既贊賞個人崇拜,又表現(xiàn)得十分清醒和理智。在全面接觸毛澤東關于個人崇拜的言論后,人們可以一般地認為,毛澤東接受、贊賞個人崇拜時,頭腦是十分清醒的。1970 年,當斯諾問起毛澤東對個人崇拜問題的看法時,他明確地回答說:你不要相信這些人都是真心。這句話表明毛澤東看到了,在依附和盲從心理較重的民族里,有些人對領袖的崇拜,僅是出于隨波逐流;另外,也有些人可能出于個人目的。這一點從毛澤東對林彪的態(tài)度更可以清楚的看出來。他一邊默許、接受林彪等人搞人個崇拜,一邊又抵制他們神化他個人的謬論。他反對“最高最活”“頂峰”“最高指示”“一句頂一萬句”“萬壽無疆”等說法,并嚴肅抵制“天才論”。1966年夏天,毛澤東在一封信中說:“我歷來不相信,我那幾本小書,有那樣大的神通,F(xiàn)在經(jīng)他一吹,全黨全國都吹起來了,真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14)1970年秋天,毛澤東明顯看到了林彪一伙是利用個人崇拜來達到自己個人的目的,他便嚴厲批評說:什么‘大樹特樹’,名曰樹我,不知樹誰人,說穿了就是樹他自己。最能表明毛澤東對個人崇拜一直保持清醒頭腦的是他始終如一地宣揚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宣揚解放思想,宣揚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觀點。即在毛澤東眼睛已經(jīng)失明,吐字不清,彌留床簀的最后時刻,他仍一字不差地強調: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并且說“包括我”三個字。
 。、從詞意分析開始的分析:毛澤東允許有時搞點個人崇拜的原因
  理論批評、爭論的原則性要求是:實事求是。在據(jù)實的基礎上,使用雙方都明確同一的概念,進行合乎邏輯的說理辯駁。
  對毛澤東對個人崇拜態(tài)度和原因的研究,同樣應該如此。尤其應該首先搞清毛澤東使用“個人崇拜”一詞時的本來含義,或賦予它的什么新意,以及所賦新意是否合理。
  現(xiàn)在,不少研究毛澤東個人崇拜的人們已注意到:即在1976年前,權威的黨史、革命史的著作和工具書,均未對個人崇拜作過專門解釋。1976年后,一些工具書,如《新詞新語詞典》、《毛澤東思想辭典》等,都把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合二為一(認為個人崇拜即個人迷信、個人迷信即個人崇拜),并解釋為: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作用,神化個人……受這些工具書影響,以及近幾年這種大而化之的流論影響,一般人也就不究底里地把這兩個詞合一使用,去批評毛澤東的個人崇拜。
  這里且不談在語源辭義上,個人崇拜同個人迷信究竟有無區(qū)別,因為據(jù)毛澤東本人使用這兩個詞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他的確不是將兩詞合一使用,而是有嚴格區(qū)別的。并且,單就個人崇拜一詞,毛澤東使用時,也在不同場合下,賦予不同的含義。
下面,我們來分析毛澤東對個人崇拜一詞的幾種使用含義。
  (1)指的是尊崇、敬拜,是自我人格的實現(xiàn),是外界對一個人成績和成就的承認。
  在1965年和1970年,毛澤東對斯諾的兩次談話中,卻都流露這樣一個觀點:人總是要一點崇拜的。他甚至對斯諾說:你也要人崇拜,你的文章寫出來,沒有人看,你就高興啦!顯而易見,毛澤東這里講的個人崇拜,是一個為了自我人格,實現(xiàn)自我,而具有一種正常的普遍性的心理期盼。
  人是社會的人,他總是歸屬于一個群體,要得到外界的承認。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自我人格的實現(xiàn),從根本的最終意義上說,是決定于外界對其自身行為、品德、成就的承認。這不僅是具有求榮利已傾向的人的一般心理要求,也是每個時代的先進分子,領袖人物的必然希望。因為在共產(chǎn)主義之前,群體的、階級的、民族的、國家的、全民的功利的實現(xiàn),是必須通過有影響、有威信的人凝聚、領帶群眾去奮斗的。即使,最為平常的工作,也必須這樣。到了人人平等,能力無大差異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也許不需要這樣。
  所以,由這種社會存在決定,人人要人承認,要人尊重、要人敬愛, 望有人拜服自己──健康心態(tài)下的人自然也會拜服別人的優(yōu)點、成績。
  (2)指的是有目的的,對真理代表者的個人宣傳,以達到宣傳真理,按真理辦事,戰(zhàn)勝錯誤的目的。
  我們在前邊已經(jīng)引用過毛澤東1958年3 月在成都會議上的講話,他提出對馬恩列斯正確的東西必須崇拜,永遠崇拜,不崇拜不得了。他并認為,崇拜真理,也要有分析,不要盲目。一言以蔽之,毛澤東提倡“崇拜正確”和“正確崇拜”。他的真意即在于此。這和他的認識理論和斗爭理論相聯(lián)系。他認為,人總是分左中右的,人的認識不可能齊頭并進,等速運動的;人的思想改造也不可能在整齊劃一的陣勢下進行。所以,真理開始通常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鑒于此,提倡服從真理,提倡凝聚在被以往實踐證明有較多真理的人周圍,這是先進分子改造社會的必然需要。
  毛澤東的這些觀點同列寧的群眾、階級、政黨和領袖關系的思想是一致的。
  列寧認為:“誰都知道,群眾是劃分階級的……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望、最有影響、最有經(jīng)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集團來主持!(15) 人們不難懂得在社會革命過程中,尤其是在充滿困難和艱險的社會斗爭面前,不宣傳真理,就等于放棄革命;不通過宣傳先進分子、領袖人物而宣傳真理,就難以產(chǎn)生生動有效的力量。過去如此,現(xiàn)在如此(難道今天不宣傳先進分子、領袖人物的正確、英明之處,能實施社會改造嗎。⿲淼恼麄社會主義時期,仍需如此。當然,隨著社會前進,這一崇拜可能逐步淡減,并形式有所改變。有人以馬克思就曾反對過一切形式的個人宣傳、歌頌功德、包括宣傳個人的正確性為根據(jù),否定一切個人崇拜的必要性。殊不知那是在人們高唱國際歌,很多有覺悟的工人,已理解“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的國度里,而毛澤東則在長時間自發(fā)傳唱“東方紅,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是人民大救星”,并且至今還有各種各樣的迷信的國度里。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也是當今大家說得比較多的話:這也是國情,也得考慮的現(xiàn)實。凡屬正確有效的領導,是不可能不顧及到群眾大多數(shù)的現(xiàn)實思想基礎的。
  (3)指的是榮譽、威信在人民的代表者和領袖人物身上的適度集中、傾斜。
毛澤東從來都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他反對講天生之才的天才,僅認為天才就是聰明一點,天才不靠一個人,而是靠整個階級和廣大群眾。但他同時又認為,在政治斗爭中,不但要一般地宣傳群體、階級意志的代表者和領袖人物,還要適度地提高這些代表者和領袖人物的威信。形成威信、影響中心、權力中心。舍此,也無法形成統(tǒng)一強大的力量,而戰(zhàn)勝對手、戰(zhàn)勝敵人。
  毛澤東在60、70年代,根據(jù)他自己認識到的國內斗爭,曾經(jīng)說過:對方已經(jīng)樹起一個人來了(這是否是事實,還得等待歷史資料的披露),我們也要樹一個,以及在他生命的最后的幾個月里,還提出“要在全黨宣傳×××同志”,等等,都出于這種特殊的政治斗爭的需要,而實際采取的搞點個人崇拜的措施。毛澤東總結正反兩方面的政治斗爭經(jīng)驗,并作換位思考后,甚至認為:60年代前期蘇聯(lián)赫魯曉夫之所以很快下臺,正是因為他“一點也沒有個人崇拜”。(16)
  從以上三方面內容來看,毛澤東雖然沒有專門而明確地給“個人崇拜”定義,但他確實在不同情況下,給“個人崇拜”賦以自己理解的含義,并實際地使之同“個人迷信”區(qū)別開來。實際上,只要細細推敲,“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就是有區(qū)別的。把兩者合一而用,是一種不可取的大而化之。毛澤東沒有讓舊的概念捆搏起來,而使概念更符合實際,其態(tài)度是科學的;并且他允許搞點個人崇拜確也有今天仍值得研究的因由。
 。、毛澤東一生始終不渝地反對一切迷信
  毛澤東所講的個人崇拜不含有個人迷信意思的更為有力的證明,是他成為革命者后,一貫都反對迷信。即使在他提倡搞正確的個人崇拜時,也反對個人迷信。
  毛澤東是一切迷信,包括對他本人的個人迷信的反對者。他的革命一生,可以說就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一生。他的“自信人生二百年,全當水擊三千里”、“舍得一生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等,都表明他毫無迷信思想,更不愿將迷信灌輸給人民群眾的解放意識。非但如此,在建國以后,他常常一遍又一遍地告誡人們,不要迷信洋人、古人;不要被權威、名人嚇倒;不要迷信書本,書上的東西也會有錯……。至于對他自己,他曾多次對身邊的青年人說:我也是人哪,我也有錯誤;告訴同志們,不要怕毛澤東……。如果我們去詳細比較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的言論,就會發(fā)現(xiàn),毛澤東反個人迷信的言論,幾乎是前幾個導師的總和。另一方面,我們還應客觀地看到,在發(fā)動文革前后的幾年里,毛澤東一邊默認林彪一伙搞個人崇拜,一邊又強烈抵制林彪一伙神化他個人的種種謬論,F(xiàn)在我們研究反對個人崇拜的問題時,決不可忘記,他的另外一部分言論。例如,他曾多次指出:請不要用‘最高指示’一類的語言。什么‘頂峰’啦,‘一句頂一萬句’啦,你說過頭了嘛,當人有祝他萬壽無疆時,他當即指出:沒有什么萬壽無疆的,這不科學。他曾親自刪掉林彪提出的三個副詞,很早就抵制了‘天才論’。1967年8月,他在一封信中就嚴厲抵制了林彪提出的‘天才論’。1971年3月15 日他又指出:我黨多年不讀馬、列,不突出馬列,竟讓一些騙子騙了多年,使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唯物論,什么是唯心論,在廬山鬧出了大笑話。這個教訓非常嚴重!(17)毛澤東的這些話,完全可以看出,他在理論和實踐中,確是把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區(qū)別開來的。
  更能說明毛澤東所講的個人崇拜是同個人迷信有區(qū)別的,是這樣一個重要差異:1963年在對當時蘇共論戰(zhàn)的一組文章中,毛澤東明確使用了“個人迷信”──而不是“個人崇拜”──這個詞。毛澤東在這一組文章中,盡管是批評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尤其是批評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但也明確承認斯大林犯有搞個人迷信的錯誤,并且也批評了這一錯誤。
  也許有人不同意我們這一分析,認為在毛澤東那里,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是一個意思,其根據(jù)是斯諾訪華文章中報道關于“毛主席對這種有關神和上帝的現(xiàn)象──人需要被人崇拜,也需要崇拜別人──顯然考慮過很多”(18)的話。在這句話中,講到了對神和上帝的崇拜,很顯然,這里的崇拜和迷信等同一致的。我們認為,這里存有矛盾。神是不存在的,一切相信神──更不要說崇拜神了,都是迷信。這和對人、真理的崇拜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這種矛盾可能不是毛澤東本人造成的,極可能是東西方語言差異造成的。因為這里存在由漢語(毛澤東的原話)譯變?yōu)橛⒄Z(斯諾的理解);再由英語(斯諾的文章)轉譯為漢語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錯聽錯譯是不奇怪的,況且對話主客之間在意識形態(tài)信仰上有極大的差異,聽后誤解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fā)生。實際上就在這同一次的談話里,斯諾就曾把毛澤東講的“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戲語,誤譯為“毛澤東講自己是云游四海的孤僧!边@是一個幾年后才被知道講話內容的人訂正過來的錯誤。所以,這極可能是斯諾聽、譯上的錯誤。
  也許有人以毛澤東提倡搞個人崇拜,實際上導致了全國性的個人迷信為根據(jù),認為個人崇拜就是個人迷信。這一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理論觀點被人誤解;正確善良的理論觀點、動機觀念,在一條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這屢見不鮮。歷史告訴我們,以一時實踐的不良結果,去否定原本正確的理論的正確性,是極其片面的。也有十分的危害。它使我們經(jīng)常在摸不到真理之邊的虛空中作平庸跳躍。在現(xiàn)實中,在思想文化層次仍不算高的人群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保守、迷信心理,這種心理總是要憑借一切歷史體裁發(fā)揮、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個人迷信泛濫,不能完全記在毛澤東允許搞一點個人崇拜的帳上。因為前有幾千年的帝王迷信、鬼神迷信;后有──文化大革命結束20年的今天──我們幾乎億萬次批評過迷信、個人迷信;有人也發(fā)誓賭咒不再迷信,但各種各樣的迷信仍存在于社會的不少領域里。實事求是地說,當年的個人迷信的狂潮,從迷信者方面說,既有極個別人政治上的伎倆,又有廣大群眾認識上的問題,部分的是道德上的問題,──媚上追潮以求個人騰達,通常是部分中國人的處世訣竅。毛澤東允許搞個人崇拜僅是一個媒體或條件。
  最后,必須重申,毛澤東允許有一點正確的個人崇拜,是從他個人對自己政治處境的體察上(也可能不是事實,或是誤會)提出的,實為迫不得已。這對一個真正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人民領袖來說,無疑是背上一個歷史包袱,如上所言:是接受一份不自情愿,但又不可能拒絕的一份歷史遺產(chǎn)。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跳脫某一既定的歷史條件進行創(chuàng)造。領袖之功在于能否自覺地認識這一點,并主動加以利用而因勢利導,從而讓非理性去完成對理性道路的第一次鑿劈。在這個過程中,有人也許會出現(xiàn)某些受愚弄感。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況且,正如友好人士韓素音揭示的:“不錯, 毛澤東已帶有一個神話般的形象。但他卻有系統(tǒng)地毀滅這個個人崇拜” 。今天,在毛澤東確認的用以催化人們解放思想的大民主之后,以及政治狂熱消散后,毛澤東確在很多人心目中走下神壇。這是異己規(guī)律的作用,還是毛澤東晚年一系列戰(zhàn)略中的本來構想?人們應贊同韓素音的觀點。
  結論:毛澤東一生反個人迷信;晚年提出“要搞一點個人崇拜”的原因是:第一、他認識到全體人民在人格、思想上的完全獨立自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未完全獨立的人格、思想,總是要、也總是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依附、依靠和依著的。歷史上不少革命,通常都利用某種崇拜——甚至迷信——來發(fā)起和發(fā)展的。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也將有一個由反對迷信、逐步掃除崇拜、進而發(fā)展向自由的過程;第二、是他堅信自已代表人民并代表正確,力圖通過個人崇拜,使自已成為傳布真理的載具;第三、是他對社會主義運動前期的前進規(guī)律的把握:把人民團結凝聚起來,不但要有正確的理論信仰,還要有人民中的代表人物作為信崇的核心,否則,人民將作為分散力量,被敵人一個一個擊潰;社會主義會一事無成;第四、毛澤東對崇拜的導向是 :讓人們崇拜真理——崇拜那個具有開放體系的真理,從而大膽追求真理、發(fā)展真理。如此而已。


注:
(1)《晚年毛澤東》第295頁
(2)《紅旗》1981年,第14期第7─8頁
(3)《毛選》第5卷第131頁
(4)《紅旗》1981年第14期第8頁
(5)(6)(7)(8)(9)《毛選》第5卷第95、96、96、97、151頁
(10)中共中央:《關于斯大林問題》第17頁
(11)《紅旗》1963年第12期第26─27頁
(12)(13)《毛澤東人際交往實錄》第345─346、350頁
(14)《毛澤東之謎》第270頁
(15)《列寧選集》第4卷第197頁
(16)參見埃德加、斯諾《漫長的革命》第69頁
(17)《晚年毛澤東》第251頁
(18)《美國友好人士訪華文章》第15頁

返回目錄